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,CAS
新型桨搅拌槽内非牛顿流体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 | |
杨娟 | |
Subtype | 硕士 |
Thesis Advisor | 张庆华 |
2019-07-01 | |
Degree Grantor | 中国科学院大学 |
Degree Discipline | 化学工程 |
Keyword | 搅拌槽,向心桨,Z型穿流桨,微观混合,非牛顿流体 |
Abstract | 搅拌槽具有相间接触面积大、传热传质效率高、操作灵活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制药、环保、生化、食品、冶金、高分子等工业过程中。搅拌桨是搅拌槽的核心部件,搅拌桨的构型优化是改善搅拌效果最理想、最经济的方法。近年来,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多种适合不同操作环境的新型搅拌桨,包括穿流桨、分形叶轮、柔性桨和本课题组发明的向心桨和Z型穿流桨。初步研究结果表明,向心桨和Z型穿流桨具有良好的性能,然而这两种新型桨用于非牛顿流体体系时的微观混合性能还不清楚。基于此,本文采用羟乙基纤维素为非牛顿黏性添加剂,选择磷酸盐-碘化物-碘酸盐的平行竞争反应体系,在直径0.282 m的椭圆底搅拌槽内研究了向心桨和Z型穿流桨的微观混合特性。首先,实验考察了加料时间对微观混合的影响,比较了向心桨(CT)、Rushton桨(DT)、45°下压三斜叶桨(PBTD)三种桨及10种不同双层桨组合的功率准数和微观混合效率。研究发现,DT、CT和PBTD的功率准数随雷诺数的增加保持不变,DT桨的功率准数约为CT桨的两倍、PBTD桨的四倍。随着单位体积功耗的增加,三种桨的离集指数逐渐减小,且DT |
Language | 中文 |
Document Type | 学位论文 |
Identifier | http://ir.ipe.ac.cn/handle/122111/40629 |
Collection |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|
Recommended Citation GB/T 7714 | 杨娟. 新型桨搅拌槽内非牛顿流体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[D]. 中国科学院大学,2019. |
Files in This Item: | ||||||
File Name/Size | DocType | Version | Access | License | ||
新型桨搅拌槽内非牛顿流体微观混合特性的实(2469KB) | 学位论文 | 限制开放 | CC BY-NC-SA | Application Full Text |
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,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,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.
Edit Comment